撰文:冯彩云
审校:陈朗洲
2024-01-26

GDIRI观察 | 茑屋、方所入驻背后的文创书店零售实践难题

市场上的书店对于不同的业务组合都进行了探索,但整体而言能实现可持续盈利的品牌仍然是凤毛麟角,这条盈利之路还任重道远。

观点指数(GDIRI) 近日,TSUTAYA BOOKSTORE茑屋与宁波新世界THE PARK by K11 Select签约,茑屋将入驻今年第四季度开业的宁波新世界THE PARK by K11 Select购物艺术中心,书店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。无独有偶,1月20日方所北京首店也正式亮相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,经营面积达2500平方米。

此前文创书店这类体验业态备受商业体特别是购物中心的青睐,但观点指数发现近年的热度有所下滑,传出的开业消息较其他业态品牌少。

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,2023年入驻购物中心的文创书店有近30家,其中大部分集中于一二线城市,如北京西三旗万象汇的西西弗书店、广州黄埔大悦汇的覔书店及深圳湾睿印RAIL IN的方所书店等,更多集中于新开业的购物中心。

这类文创书店的共同特征是复合业态,包括但不限于“书店+咖啡/简餐”、“书店+文创”、“书店+办公”等,此外部分书店会辅以展览及文化活动。

如方所书店就是集书店、美学生活、咖啡、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为一体的“复合经营”书店,近日开业的北京首店计划以图书为核心,融合设计与文创、时尚服饰、亲子阅读成长等多元业态,打造“京西文化生活中心”。

观点指数认为,购物中心的目标客群多为家庭和年轻客群,这部分群体对阅读有一定的需求,引入文创书店能提高购物中心功能的完备性,此外书店的实体书籍不付费就能阅读,线下体验感强。

除独立书店品牌外,部分购物中心运营商此前也有推出自营品牌书店。据观点指数了解,包括北京华联的Rendez-Vous、华润的前檐书店、中国金茂首的BOOK茂象等。

这类企业自营书店通常会入驻自己旗下的项目,如SKP旗下的自营品牌RENDEZ-VOUS空间就于去年入驻新产品线项目北京DT51,业态上集新概念书店、时尚创意西餐、设计品、艺术展演与文化沙龙于一体。

但目前来看,文创书店在发展上有较多需要解决的难题。观点指数认为,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平衡,解决业务盈利难题。

从成本投入上,入驻之初不少购物中心会以减免租金、管理费用等方式来扶持书店。相关资料显示,网红书店入驻商城一般会享受1-3年的房租减免政策。这种补贴之下,文创书店短期内租金压力较小。

但回归到书店业务本身,多元业态虽然让其有更多营收方式,但不同类型的成本同样会增加,长期难以维续。

以方所书店为例,其主打“文化客厅”的理念,每年均会举办多场文化活动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3年方所共举办活动451场。其中文化类活动391场,这类活动的举办意味着不可避免的成本付出。

此外不可忽视的是,作为书店的主营业务,线下图书销售日渐式微,而咖啡、餐饮或文创等业务无论在产品丰富度亦或是体验上,都与专门品牌门店有一定的差距。粗放单一的运营模式已不能让文创书店实现盈利,不同定位的书店需要探索出自己的发展模式。

以日本品牌茑屋书店为例,有数据表明其盈利的20%来自图书音像制品的销售,80%来自特许经营业务。据观点指数了解,特许经营业务主要是其母公司CCC公司推出的跨业种通用积分服务,这种服务能将书店2000多万的高质用户与众多百货中心、超市连接。

反观茑屋在内地的发展,可以发现更多是IP授权,换而言之虽然茑屋书店日本能依靠加盟模式赚钱,但国内的茑屋书店较难获益。

而西西弗书店则主要为书籍+咖啡的模式。数据显示,书籍的空间占其门店面积的比例约为80%,咖啡业态占比约15%,剩余的创意杂货占5%。在不囊括过多业态和功能之下,其门店标准面积大多在500㎡左右,与茑屋和方所不在同一体量范围。

更少的面积对书籍类型有更高的要求。为适配目标读者,西西弗书店中的热门书籍较多,但阅读人群转换为消费客群的比例待考。

引入契合目标客群需求的产品,是另一种打法。以方所书店为例,数据显示,2023年其图书销售同比增长45%,而ACG销售同比增长165%,ACG即Animation动画、Comics漫画与Games游戏,有固定的年轻消费群体,但面对的竞争同样不少。

综合来看,市场上的书店对于不同的业务组合都进行了探索,但整体而言能实现可持续盈利的品牌仍然是凤毛麟角,这条盈利之路还任重道远。
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,不构成投资建议,使用前请核实。